作者:admin | 发布时间:2021-06-23
首先,所谓“溴化锂机组”其实是吸收单位的别称。“吸收式制冷”的制冷原理不同于更常见的“蒸气压缩式制冷”(例如家用空调是蒸气压缩式制冷),但两者的根本原理都是在制冷剂相变时通过吸收大量的热量(潜热)来实现制冷(吸收)。在蒸汽压缩制冷中,使用的制冷剂通常是冷凝/蒸发压力较高的物质,如HCFC、HFC、氨、丙烷等。一般来说,机组(蒸发器)的相变吸热压力是大气压的几倍。有时,制冷剂类型或目标低温太低,不能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蒸发压力(相变制冷期间的制冷剂饱和压力)。“吸收式”机组的制冷剂一般是水。当水被用作制冷剂时,它的代号是R718,但水的物理性质并没有改变——正如你所熟悉的,在标准大气压下,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。当达到这个条件时,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剧烈蒸发——我们称之为沸腾。直观来说,即使此时水继续加热,测得的“水温”在100℃时保持不变(请不要挑其他读者的毛病,我只能说是直观的),传递给供水的热量只影响沸腾程度,证明水在沸腾时吸收了大量热量,只是改变了状态而没有升温。这种热量称为“潜热”,而“水”的沸腾状态意味着你很容易发现“饱和蒸发压力”和“饱和蒸发温度”是一对密切相关的参数。沸腾气化和冷凝液化的条件其实是一样的,只有一个是吸热(潜热)过程,一个是放热过程。因此,这一系列性质可以简单概括为:水在1巴饱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为100℃。然后,经常有人说,米饭做不好,高原上的水就做不好。原因是高原上的气压低于1巴,水的饱和温度(沸点)低于100℃。相反,在高压锅里做饭特别容易,因为在高于1巴的压力下,水的饱和温度高于100℃。
那么,下面就好理解了。在zhonyang空调中,我们一般需要7℃左右的冷水作为空气终端(换热器)的冷源——这里的水不是制冷剂,而是负责传热的介质,通常称为二次制冷剂水。根据上面的“长描述”,如果我想用廉价的水作为制冷剂,我juedui可以把水的沸点降低到7℃以下,比如5℃,这样就足以形成传热温差,让制冷剂水沸腾吸收潜热。其实只要压力降到0.00087bara,水在5℃就能沸腾。如果你做一个罐子,用真空泵抽真空,在罐子里插一根密封的管子,往罐子里喷纯净水。纯水在管道表面加热,会立即“沸腾”成气态。此时,管道出口的水温bixu下降,因为热量被制冷剂水吸收。
下一步是如何使这个过程工程化,并使其持续、循环、可靠、gaoxiao地发生。主要解决几个问题,比如如何把缸内的水带走,回收再利用,重新加入,降低缸内沸水的上升压力。另一个问题是吸收的热量不会自动消失,需要排走——于是人们想到使用沸点高(不挥发)、易溶于水(吸水性好)的化学溶液。例如,将溴化锂吸收剂和制冷剂水同时喷入水箱(蒸发器+吸收器),制冷剂水被溴化锂吸收,然后将溶液泵入另一个容器,然后加热容器中的水“溴化锂-水”溶液。挥发的水已经处于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(根据装置的效率,可能从小于1巴到大于1巴)。然后利用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一一对应的原理,我们只需要将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,饱和温度高于环境温度(环境空气温度或环境水温,如河水、自来水)即可再次形成传热温差。当热量以相对较高的压力排出时,水自然冷凝回液态。当然其压力高于空调制冷所需的蒸发压力,相应的饱和温度自然高于5℃。但此时的冷媒水压力高且饱和,所以通过简单的节流减压,一部分冷媒水会在瞬间“沸腾”,带走剩余冷媒水的大部分热量,使冷媒水再次处于低温低压状态。这样,冷媒水就可以返回锅内吸热(蒸发器内部)。形成了一个循环。
这时,你会发现机组需要一些能量和动力来保持连续运行——主要是它含有一个加热溴化锂的热源,一种从高温水中释放热量的天然介质,以及维护泵等辅助电气设备的动力。热源有很多,比如天然气、煤气、柴油的直接燃烧,工业蒸汽,蒸汽使用后的余热。这就是废热可以用来制冷的原因。其实余热不是用来制冷的,而是用来加热溴化锂水溶液的(那个容器叫发电机)。但是只要你仔细算算,余热谁来用?比如蒸汽用户多,但溴化锂机组的热需求比较小,所以溴化锂可以利用余热;否则,让溴化锂机组作为锅炉,它排出的余热可以作为小型供热设备的热源。
二手溴化锂制冷机回收厂家应该能以zui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你的问题,从而回答你的问题。